你是否还记得什么时候开始购买股票,第一次购买的是什么股票、购买的理由以及盈亏?是否还记得进入股市的初衷?是否后悔过?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不会进股市呢?
相信大家进入股市的初衷,基本都是为了赚钱。但理想跟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与赚钱的初衷相比,更多的是“黄世仁进来,杨白劳出去”,“宝马进来,自行车出去”。一赚二平七亏才是股市永恒不变的真理。据说,有一个调查,炒股的人百分之七八十自认是高手。不知道你是不是,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到今年,刚好炒股10年了。期间,有过一卖就涨停的,也有过一买就涨停的;有行情不好的时候,跌到怀疑人生的,也有行情好的时候,连续涨停的。你说退市又不舍,继续操作又感觉不太稳健,就在纠结中渡过了。
在股票交易当中,大多数人能看到的成本是来自股票交易的手续费,以及在操作失败后认赔出局造成的本金折损,以为只有这个才是股票交易的成本。但是作为前证券营业部客服和营销主管,而且在辞职后靠股票交易维持生计的我本人觉得,这不是全部。
还有两种成本是股票交易成功获利必须付出的,一种就是脑力成本,像那些真正的短线高手一样,花上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去摸清一两种技术指标,建立严格的交易体系和纪律,弄明白各种宏观经济和行业数据的意义,在一些关于股票的消息被爆出的第一时间里,快速搞清楚这是利好还是利空。这也是一种成本,付出这样成本的人才会被大家认为是一个股票投资高手,有资格有能力去参与股市。
但是大家最不在意的一种成本其实是时间,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建立属于自己的交易体系,那么靠什么获利?答案就是时间,一个成长型企业从地域性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的过程中,无论短期股票的波动有多么严重,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长期上涨的。一家现金流稳定,主营业务可替代性低的公司,利润的一年年累计,最后股价也一定是水涨船高的。
所以,普通人可以用很少的专业知识水平去参与股市,但是必须做好花大量时间去等待回报的心理准备。普通人如果是不打算花精力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也不想花时间等待一只股票通过足够长的时间给予回报的话,那么就必然遭受亏损。所以说普通人不适合的是追涨杀跌做短线。但是普通人适合安安静静做长线。
目前来看,中国的“国家队”不同于海外的平准基金,只在行情出现极端波动的时候才出现。中国的“国家队”在行情趋稳的情况下还在深度介入,长期资金单边做多和单边做空都会很难受。而且国家队的介入给了市场一种很强的“横盘”预期,那么就注定无法吸引那些注重稳定正回报的长期资金入场。
市场上对长期走势普遍持悲观预期,但“不正常”的是,短线都在全仓搏杀,导致热点轮动太快,难以形成赚钱效应。这种行情适合短炒,对长线资金没有吸引力。
很多长线看好的投资者发现,在经历了1.0、2.0、3.0三跌之后,居然还是找不到基本面好估值又便宜的股票。
1、股市、债市、期市等金融资产都经过了牛市,价格在相对高位,收益率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相对而言,实体资产的优势开始显现。
2、能兼顾收益和风险的金融资产都出现了“庞氏骗局”特征,比如P2P。但在实体经济中确能找到兼顾风险和收益的资产,例如PPP项目。
3、管理层偏好导致。资金绕过了股市这个直接融资市场,流向实体经济,会导致“经济强、股市弱”的环境。如果要在“经济弱、股市强”和“经济强、股市弱”里面二选一的话,监管层肯定倾向于后者。
20世纪80年代,广东经济发展特别迅速,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城市变化得越快,建筑业就越兴旺发达。在广东有一个村子,正好有一条大河流过,两岸有大量河沙,同时村子离城里很近,当城里的建筑业发展迅猛时,也带旺了这个村子的河沙开采业。
这条村子里的人就靠着河沙开采,就有了丰厚的收入。一天下来,最起码会有20多元的收入。那个年代,很多在央企国企里上班的人,一个月的薪水才100块左右。所以,20多元在当时算是一笔大收入。采沙这么赚钱,搞得连村里的一些小孩都不愿意去读书了,整天就想着自己拉一辆架子车,凭自己的力气到河里去筛沙“赚大钱”。
有一户人家,一天两架车子到河里筛沙,不到一年就盖起了一间大瓦房,成为周围一带快速致富的典型。一提起这家人,左邻右舍都会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不过,筛沙致富,凭的完全是个人的力气。越卖力,越赚钱。
村里大多数人都在卖力采沙赚钱的时候,却有一个人并没有加入到采沙大军里。这个人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高中毕业。连续考了三年高考都落榜了,最后只好回到村里务农。但他不属于有力气可卖的人,柔柔弱弱的身子骨,干不了重活,所以平时不怎么劳动,整天游手好闲。
20世纪90年代开始,城里人流行起了喝牛奶,但当时养牛的人并不多。为了鼓励大家养奶牛,国家银行大力支持,提供无息贷款。这个人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凭借银行贷款的扶持,他建起了养牛场,专门雇人来养起了奶牛。由于喝牛奶的人多,养奶牛的人少,所以牛奶销路供不应求,根本不用愁卖。
来订牛奶人的每天都络绎不绝,让养牛奶门庭若市。这个人抓住机会,顺势扩大了养牛场的规模。后来,养牛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利润节节攀升。几年后,这个人便富甲一方。
时光匆匆,20年过去了。如今,村里最早盖起大瓦房的那户人家,儿子们都已经进城打工去了,只有户主还在采沙去卖,但现在他也已经是一个60多岁的人了。现在河沙已经没什么市场需求了,人们盖楼房基本上都采用机器打出来的山沙。因为即使卖力去采来的河沙,还远没有去城里打工挣的钱多,所以采河沙的人越来越少了。那位养奶牛的人呢?他早就不养奶牛了。10多年前,通过养奶牛赚了大钱的他,看到周围学习他开养牛场的人越来越多,他知道未来通过养奶牛赚钱会越来越难,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于是,他就开始到城里开起了粤式快餐店。经过几年的经营,他的粤式快餐店现在已经开了50多家分店,成为了广东著名的快餐品牌之一!
这个人如今已经有亿万身家,总结他的致富之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很善于“借”。当年搞养牛场能赚大钱,离不开向银行借的钱,离不开向专业奶农借的技术,离不开聘请到养牛场的技术人员的智慧……后来开快餐店,更是把“借”字升级,向银行借的钱更多,借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多。
卖力挣钱,就算起早贪黑地忙碌,挣的钱也终归有限,想致富真的很难;借力赚钱,只要看准了机会,就能轻轻松松发家致富。换言之,想迅速致富,就一定要学会借力。会借财力,懂得怎样向银行、向亲戚朋友、向一切能借到钱的人借钱;会借智慧,求助懂行的专家,聘用专业人员为你工作;会借一切你需要的物资;会借一切你需要的……
学会借力,借別人的力,借工具的力,借金钱的力,借自己的力……你便找到了杠杆的着力点,就可以去撬动整个世界,就能让自己迅速地富起来。若是只靠自己苦干,埋头卖力,却不知道借力,恐怕永远只是混个温饱,几乎不可能致富。总之,想要迅速致富,想要赚到大钱,关键不在于你能做多少事,而在于你能借多少力去做多少事!
有很多炒股新手都一味地相信技术指标,觉得只要指标学的好,肯定不会亏钱的。这是新手的一大误区,因为很多看似会大涨的指标是可以被主力做出来的。比如KDJ指标,正常的KDJ指标显示是金叉的时候就是买入时机,死叉就是卖出时机。但是真的这么简单么,不是的。KDJ只是对个股的历史数据分析的结果,不能作为以后走势判断的依据。
现在很多知名的财经网站上,经常会看见有文章写的关于机构给出上市公司股票的评级。甚至还有些软件上会根据评级给投资者建议一定的仓位。股市新人也最容易被忽悠,或者会抱着侥幸心理总想着试试。从这里开始,决绝被骗,拒绝做韭菜!
也有很多新人炒股喜欢看主力动向,但是主力哪有那么傻啊,一眼就让你看出来的就不叫主力啦!所以所谓的什么主力有资金进入啊这种是很有诱惑力的骗术,很多没有定力的股民就会被忽悠了。但是一般当你跟随所谓的主力买入后,就是真正的主力出货的时候了。赌神永远不会把底牌透露给你的,别天真了。
不少人有时候不理解,庄家的成本是20元,他将股价打到10元或者15元,他不也亏了吗?这真是傻庄,其实散户是不明白的,庄家赚钱的手段很多时候是和散户不同的。我来举个例子,600228,当时有些机构的成本是30多元,但开盘后连砸10个跌停板,最后在9.2元被打开,按理说机构亏惨,如果庄不砸跌停板,出货的价位不是高些吗?损失不是小些吗?
其实不是这种情况,不砸跌停板出货,散户也会跟着出;而承接盘有限,机构的货是出不掉的,慢慢的下跌机构损失会更惨,并且你由于价格没有吸引力,找不到对手盘,那就成了钝刀子割肉,痛苦只有自知。
采用了猛砸跌停的办法,市场的目光就会集中到那上面来,当跌到一半时,有协同私募或者机构开始巨量吃单,因为在这几天的跌停中市场的关注度非常高,而出现巨单吃货了,这说明这时的股价应该反弹了,技术上超卖出现,股价腰斩,怎么着都要反弹个百分之十几到二十,所以散户、大户一哄而上,机构卖单被哄抢。
但现实情况并不是散户和大户们所想象的,在熊市中放巨量的往往都是出货,看似大单扫货,其实就是庄家们设的陷阱,然后利益分享。
再举个南车上市的例子,上市价超过发行价60%以上,5个机构席位齐刷刷的排在购买的前5名,这些机构傻了吗?非要溢价60%来接盘,特别在熊市中,还怕买不到筹码?如果等几天再买,也许到发行价都有可能。其实,机构们一点不傻,这不过是机构之间穿连裆裤的表演,那些获得60%以上溢价的会给这些接盘的机构分配一定利润的,而且这些机构买入的也并不多,更多的筹码是溢价交给了其他人,包括大量散户手中了。对接入大部分高溢价筹码的这部分人,那些获利者就不用考虑什么了。
这里我还回到前面,600228,那些机构30多元的成本,却卖出9.2元,那不巨亏吗?这不过是散户思维,从现金数额来说,机构是大放血了,但从筹码角度来说,机构可以把卖出的资金按现在9.2价格买入,等于赚了一倍半的筹码,只要涨回15多,机构的本就回来了,而那些守在30以上的人,只好等驴年马月了。这还不排除后面继续下跌的可能,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机构就更容易获利。
举个例子,在20元到18元区间,我出掉了手中的20%股票,在18到16区间我又出掉18%的股票,后面我就要回补,因为在这种下跌的情况下,不少止损盘开始涌现,还有些人要补仓,这时候我就要根据筹码情况做反弹,为什么要做反弹呢?主要是吸引抄底盘进来,当然,如果抄底盘巨多,第二天我就再反手做空。
一般情况下第一天的反弹抄底的是不多的,只要进行两天,散户一看,这个股怎么天天涨,特别是割肉盘和补仓盘,他们一般都会追进来,而高位的一看涨了几天,不卖算了,等几天也许还能赚点。这时候我再反手做空,将他们套住。
这中间我赚多少?因为拉的当中还要派发利润,所以,每一段的下跌可以保持一定的利润。
那我为什么希望我坐庄的股价尽量低?你想想,你如果开个商场,你是希望你经营的货物便宜还是贵?自然是便宜的好,因为这样一来所用资金量就少。10元加1元,人家就嫌贵了;如果1元加1角,不显山露水的,没人和你计较,而和10元和1元所赚比例却是一样的。股票也一样,1元股票涨到1。5元,没多少人感觉什么;但10元涨到15元呢?
这就是中国股票市场牛短熊长的根本原因,庄没几个希望股价很高来增加自己的成本。
股票市场的定律是一赢两平七亏,意思是70%以上的人都会亏损。那散户如何才能站到赢利的10%人的群体中?我认为,机构为了赚散户钱,不断的在研究散户心理和行为学,我们散户不妨反过来,把自己当成机构投资者,也来研究一下机构的心理和行为学,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陷阱、欺诈、骗术和谣言四起的市场里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我是机构投资者,要想做一支股票,我认为我先要找到一支大小合适,前景无需多么优秀,但几年之内绝对不会倒闭的那一种。然后我去拜会该公司领导,告诉他我想投资他那支股票,请他们配合。如何配合呢?就是在我吸筹时,在公报时尽量将业绩放平,或者适当隐藏利润,这一点公司很容易做到,只要对报表进行适当调整就行了,例如,将某些损益一个季度提完,使其报表看上去亏损;或者将后面数年的费用半年摊完,这都使得当期报表非常难看。
拉高出货一般是在主力已经获利的情况下进行的出货形态,其分时图上往往呈现出锯齿形走势。盘口特征为:小单拉高,大单打下,上方很少挂出大单,下方远离卖单处经常闪现大单,但实际成交则往往不是接盘的大单,而是空中成交(不显示挂单的成交)。
打低出货是一种强行出货方式,庄家有一种强烈的出货欲望,可能与急于套现分钱有关或是资金链断裂被迫出局(此时未必获利),盘口特征为开盘就快速拉高,然后一路卖出,大单小单一起下,呈现出一种毫不掩饰、
锯 齿形出货是一种温和的出货方式,主力主要靠构建高位平台来培养市场一种希望股价向上“突破”的心理,在这种心理期待下不知不觉的来接主力手中的筹码——盘 口特征为每天成交量不大,少有大单成交,成交主要由小单构成(主力以小股形式分拆出给市场),中间时有停顿,形似“锯齿”,故称为锯齿形出货走势。
以 上三种出货方式中,杀伤力最大的是打低出货,这类出货大都为庄家的资金链出了问题,为了“保命”,庄家会不顾一切的出逃(不管获利与否);最好的出货方式 是拉高出货,只要你不贪,往往能与庄共舞,形成散户与主力的双赢局面;锯齿形出货则在两者之间,一般不会被深套——区别它们的技巧在于盘口:
2.打低出货和锯齿形出货的成交量一般都不大,尤其是锯齿形出货,主力极有耐心,见到接盘再卖出,没有就等待,也不去破坏图形,是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出货战略;
3.打低式出货有时也会放量,但很难持续,总体上呈缩量态势,遇到这类出货应该第一时间出局!
对于投资者来说,买进股票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就是为了赚钱,但投资股票绝非容易事。炒股票就像做买卖,有很多规矩和诀窍,譬如卖香烟要看市场、辨优劣,什么烟畅销,什么烟滞销,香烟的质量如何?万一进了条假烟,就是卖出十条真烟还得蚀本,所以,香烟经销商和烟贩在“进货”的时候会非常仔细。
遗憾的是,大多数投资者炒股票不像做买卖那么认真,很多精明的生意人只要一进股市,马上便失去了做生意时的谨慎,昏天黑地折腾一番,特别是“进货”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狂热、盲目和冲动,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作为投资者,“进货”确实很重要,在这个市场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例子太多了。对于如何“进货”,大家见仁见智,尚无定论,但在下单之前若能辨明十种不该下单的情况,下单之后的结果可能会好得多。
一、大势不好不下单。抛开指数做个股的说法一度很流行,但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梦想市场不好的时候自己手中的股票仍在上涨,就像梦想瓢泼大雨中自己脑袋上面的那一块是晴天。当然,有人会说巴菲特就是长期持股,但巴菲特也长期不看盘,如果咱们也能做到长期不看盘,也无所谓什图片来源于网络么时候下单。如果忍不住要看盘的话,那么,做个股先得看大势。
二、对没有未来的企业不下单。一家企业有没有未来很重要,对于有未来的企业而言,它的发展轨迹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即使市场暴跌,对其的影响也不会太大。苏宁电器仍然会卖出很多家用电器,万科仍然会建造和售出很多房产,贵州茅台的名酒仍然会远销千里之外……而对于没有未来的企业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业绩会越来越差,经营会越来越困难,过的是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
三、未经研究不下单。深入研究过的股票,自己心中有数,心中有数,手中就有准儿。如果仅仅靠听来的消息,再怎么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只要股价一跌,马上就慌神儿;再一跌,就开始怀疑消息的真实性;继续跌的话,就自我否认消息,最后割肉出局,卖了个地板价。只有经过深入的调研,把“消息”变成“信息”,变成自己研究之后确信的东西,才能成为值得信赖的投资参考。
四、对有硬伤或有疑问的企业不下单。应该尽量回避有硬伤的或有疑问的企业,比如业绩烂得一塌糊涂,公司会否重组、大笔应收账款怎么处理、涉及巨大金额的诉讼还没有明确结果……这样的企业还是远离为好,股市里“股树”参天,巨木成林,何必非要吊死在这棵歪脖树上。
五、短期内暴涨过的股票不下单。连续暴涨过的股票多半已经不便宜,买入之后多半会下跌或盘整,没有必要在里边跟它硬耗。
六、股价处于下跌趋势中不下单。这一条不是绝对的,如果您是在效仿巴菲特,完全可以在下跌中持续买入,但这要有三个前提:一是企业要有很好的未来;二是股价已经低于企业内在的价值,已经是便宜的柴禾,就不妨捡一点;三是买了要拿得住,别等到地板价的时候,心里一慌,全都割了。如果我们做不成巴菲特,那还是等趋势改变,与其逆势而上,还不如顺势而为。
想在股市中捞钱,大家记住一句话:操作不好,钱再多也经不起折腾!拥有专业技术,再少也可以积多!那些跟着朋友炒股的,你们确定心里放心吗?他赚了不代表你也可以赚!我这边主攻投资,不懂来问,耐心解答每天发布三支利好个股,欢迎前来。我们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在机会面前将自己重新归零的勇气 。时间跟金钱会告诉你,你今天的选择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