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与运输危害防治技术

  因素:提升系统存在缺陷,设备带病运转;钢丝绳断裂;未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提升速度过快均会引起坠罐事故。

  斜井提升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如果操作、管理不当,容易发生斜井跑车事故,其后果严重,不仅造成设备损毁,而且导致人员伤亡、生产停顿。

  (1)垂直深度超过50m的竖井用作人员出入口时,应采用罐笼或电梯升降人员。

  (2)同一层罐笼不应同时升降人员和物料。升降爆破器材时,负责运输的爆破作业人员应通知中段(水平)信号工和提升机司机,并跟罐监护。

  (3)无隔离设施的混合井,在升降人员的时间内,箕斗提升系统应中止运行。(2个罐笼,一个在运人的时候另一个不能运货)

  ——带平衡锤的单罐笼,平衡锤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平衡锤和罐笼用钢丝绳规格应相同, 并应做同样的检查和试验。

  (7)人员站在空提升容器的顶盖上检修、检查井筒时,应有下列安全防护措施【高空坠落】:

  【2020】某金属矿副井为罐笼井,钢丝绳罐道。为保证副井提升安全,须定期检查导向槽和 钢丝绳罐道的磨损情况。检查时,检查人员应站在设有保护伞的罐笼顶部并佩戴好安全带,

  (9)竖井罐笼提升系统的各中段马头门,应根据需要使用摇台。除井口和井底允许设置托台外,特殊情况下也允许在中段马头门设置自动托台。摇台、托台应与提升机闭锁。

  摇台:摇台是指矿井井口、井底及中间阶段均可应用的一种可折起的罐笼承接装置。罐笼到达时摇台落下、衔接井口与罐笼,矿车沿轨道进出罐笼后将其折起。摇台可避免承接梁、罐座等承接装置可能发生墩罐的缺点,适用范围广。多绳摩擦提升时必须使用摇台。

  (10)竖井提升系统应设过卷保护装置,过卷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2022 改】

  ——提升速度大于6m/s时,不小于最高提升速度下运行1s的距离或者 10m;

  一一过卷段应设置过卷缓冲装置或楔形罐道,使过卷容器能够平稳地在过卷段内停住;

  一一深度大于 800 m 的竖井应设过卷缓冲装置,使过卷容器在缓冲装置内平稳停住,并不再反向下滑或反弹;

  一一楔形罐道的楔形部分的斜度为 1%,包括较宽部分的直线段的长度应不小于过卷高度的2/3;摩擦式提升系统的下行容器应比上行容器提前接触模形罐道,提前距离不小于 1m。

  (12)多绳摩擦提升时,井底楔形罐道的安装位置,应使下行容器比上提容器提前接触楔形罐道,提前距离应不小于 1m。

  (13)单绳缠绕式提升时,井底应设简易缓冲式防过卷装置,有条件的可设楔形罐道【防止过卷时发生墩罐事故】。

  竖井提升系统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将检查和处理结果记录存档:

  一一提升系统的钢丝绳、悬挂装置、提升容器、防坠器等,每天由专人检查 1 次,每月由矿机电部门组织检查 1 次;

  一一提升机的卷筒或摩擦轮、制动装置、调绳装置、传动装置、电动机和控制设备以及各种保护装置和闭锁装置等,每天由专人检查 1 次,每月由矿机电部门组织检查 1 次;

  一一提升容器的防坠器、连接装置、保险链、罐门、导向槽、罐体、罐内阻车器等,每天由专人检查 1 次,每月由矿机电部门组织检查 1 次;

  一一天轮、导向轮、过卷缓冲装置、罐道、尾绳隔离装置、安全门、摇台、阻车器、装卸矿设施等,每月由专人检查 1 次;

  一一新安装或大修后的单绳罐笼防坠器应进行脱钩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在用防坠器每半年进行 1 次不脱钩试验;每年进行 1 次脱钩试验;防坠器的抓捕器断面减少 20% 或者导向套衬瓦一侧磨损超过 3mm 时应更换。

  (15)井口和井下各中段马头门车场,均应设信号装置。各中段发出的信号应有区别。乘罐人员应在距井筒 5m 以外候罐,应严格遵守乘罐制度,听从信号工指挥。提升机司机应明了信号用途,方可开车。

  (16)罐笼提升系统,应设有能从各中段发给井口总信号工转达提升机司机的信号装置。井口信号与提升机的启动,应有闭锁关系,并应在井口与提升机司机之间设辅助信号装置及电线)箕斗提升系统,应设有能从各装矿点发给提升机司机的信号装置及电话或话筒。装矿点信号与提升机的启动,应有闭锁关系。

  (19)事故紧急停车和用箕斗提升矿石或废石,井下各中段可直接向提升机司机发出信号。

  (20)用罐笼提升矿石或废石,应经井口总信号工同意,井下各中段方可直接向提升机司机发出信号。

  (1)斜井人车应有坚固顶棚,并装有可靠的断绳保险器。列车每节车厢的断绳保险器应相互联结,并能在断绳时起作用。断绳保险器应具有自动和手动功能。各节车厢之间除连接装置外还应附挂保险链并定期进行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换。在用斜井人车的断绳保险器,每日进行 1 次手动落闸试验;每月进行 1 次静止松绳落闸试验;试验结果应记录存档。

  ——乘车人员应听从随车安全员指挥,按指定地点上、下车;人员应乘坐在人车车厢内;上车后应关好车门,挂好车链;

  一一斜井人车停运时,应停放在专用存车线路上,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人车坠落或者下滑。

  ——串车提升:斜井长度不大于 300m 时,不大于 3.5m/s;斜井长度大于 300m 时,不大于 5m/s;

  ——箕斗提升:斜井长度不大于 300m 时,不大于 5m/s;斜井长度大于 300m 时,不大于 7m/s。

  (5)加速或者减速过程中不应出现松绳现象。提升人员的加速度或减速度不超过 0.5m/s²;提升物料的加速度或减速度不超过 0.75m/s²。

  【2019】跑车事故是斜井提升的常见事故类别。关于防止斜井跑车事故的说法,错误的是( )。

  (1)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资格。要建立健全提升运输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机司机、信号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新建、改建或扩建地下矿山必须使用已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提升运输设备,用于提升人员的竖井应优先选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严禁使用带式制动器的提升绞车作为主提升设备。

  罐笼、安全门、摇台(托台)、阻车器必须与提升机信号实现连锁,提升信号必须与提升机控制实现闭锁;提升矿车的斜井要设置常闭式防跑车装置;斜井上部和中间车场要设阻车器或挡车栏,斜井下部车场要设躲避硐室,倾角大于 10°的斜井要设置轨道防滑装置,斜井人车要装设可靠的断绳保险器,每节车厢的断绳保险器应相互连结,各节车厢之间除连接装置外还应附挂保险链。

  提升机、提升绞车、罐笼、防坠器、斜井人车、斜井跑车防护装置、提升钢丝绳等主要提升装置,要由具有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定期进行检测检验;要严格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加强提升运输系统维护保养,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停用, 及时整改,严防提升设备带病运转;要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将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记录存档;

  (1)运输巷道应有人行道,人行道应布置在巷道的一侧。行人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

  ——斜井坡度为 10°~15°时,设人行踏步;15°~35°时,设踏步及扶手;大于 35°时,设梯子与扶手;

  ——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宜设坚固的隔离设施;未设隔离设施的,提升时不应有人员通行。

  【2020】某矿采用胶带斜井运输,斜井兼作人行通道和安全出口。斜井坡度 18°,人行道宽度 1m、净高 2m。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人行道内应设置( )。

  (2)巷道内不应堆积杂物,水沟要畅通,没有积水,应有良好的照明。人员在巷道中行进时,必须沿人行道行走,禁止在两轨道之间停留。禁止横跨列车。

  (3)人员行走时,要小心谨慎,随时注意前后方向来车,发现有车辆通过,要及时避让,暂停行进。要防止碰头、跌跤,特别是经过溜井小眼时,要防止失足坠落。

  (4)在有架空线或电缆的巷道内,行人携带的较长的金属工具不应扛在肩上,以免触及电机车架线)电机车司机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一驾驶车辆运行时不应将头或身体探出车外;一一离开机车前应将机车制动并切断电动机电源。

  一一列车制动距离不超过 80m;10t 以下机车牵引运输时,不超过 40m;运送人员时,不超过 20m;

  一一地表架线m。维修电机车线路时应先切断电源,并将线)电机车滑触线架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滑触线线夹两侧的横拉线应用瓷瓶绝缘,线夹与瓷瓶的距离不超过 0.2m,线夹与巷道顶板或支架横梁间的距离不小于 0.2m;

  (5)电机车滑触线应设分段开关,分段距离不超过 500m。每一条支线也应设分段开关。上下班时间,距井筒 50m 以内的滑触线应切断电源。

  架线式电机车工作中断时间超过一个班时,应切断非工作区域内的电机车线路电源。维修电机车线路时应先切断电源,并将线 列车的主要运输水平应设有轨运输信号系统。

  (5)列车行驶速度应不超过 3m/s;(6)架线式电机车的滑触线应设分段开关,人员上、下车时应切断电源;不应用人车运送具有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等危险特性的物品;

  【2019】井下平巷人车发车前应由专人负责检查车辆连接装置、轮轴和刹车等系统,确认安全方可发车。关于井下平巷人车使用的说法,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情形是( )。

  (1)内燃设备应使用低污染的柴油发动机,每台设备应有废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4)斜坡道长度每隔 300~400m【新规程:400m】应设坡度不大于 3%、长度不小于 20m 并能满足错车要求的缓坡段;主要斜坡道应有良好的混凝土、沥青或级配均匀的碎石路面。

  人货不混:同一层罐笼不应同时升降人员和物料无隔离设施的混合井,在升降人员的时间内,箕斗提升系统应中止运行。

  特殊情况:不应用普通箕斗升降人员,遇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普通箕斗或急救罐升降人员时,应采取安全措施。